本站提供注册、登录、开户、咨询、APP下载等服务。平台拥有合法营业牌照,正规经营,公平公正,24小时在线客服随时为你服务。
“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”这句话出自《周易》文言传,其完整的一段话是“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,天且弗违,而况于人乎!况于鬼神乎!”
行文大气磅礴、文采飞扬,主要是对乾卦五爻“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”的一种注释。但“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”是这段话的核心,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行动先于天的规律,天不会违背,行动后于天的规律,就顺应天。
首先来解释一下“天”,“天”本身就是规律的意思,如自然规律、社会发展规律、市场规律等等。周易是分阴阳的,就像写小说有暗线、明线之分,笔者认为规律也是分阴阳的,这就是“先天”和“后天”。
六爻预测种,阴爻动主未来,阳爻动主过去。阴代表未发生的、隐藏的,所以表示未来的、隐而未现的,为“先天”。阳代表已经发生的、显露的,所以表示过去的、展现出来的,为“后天”。
阴性规律表示没有显现出来的,阳性规律表示已经显现出来的。
扩展资料:
比如说现在的触屏智能手机市场,苹果与安卓两大操作系统竞争激烈,遥想手机的键盘时代,2007年Iphone1触屏智能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,彻底颠覆了大家对传统键盘手机的认知。
原来手机还可以是这样的,一时间果粉四起,市场相当火爆,苹果公司当时就是对阴性市场规律的很好把握,了解到用户未来的潜在需求,产品一经推出市场,立即大卖,正应了“先天而天弗违”。
而紧随其后的三星手机,在触屏智能手机的大趋势下,通过安卓操作系统,宽大的屏幕,与苹果分庭抗礼,一时也风光无限,这就是对阳性市场规律的顺应,正应了“后天而奉天时”。
“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”这句话如果用苹果和三星手机的故事来解释就是,苹果公司发现了客户对触屏智能手机市场的潜在需求,产品推出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而当市场展现出对智能触屏手机的需求这一规律后,三星进一步开拓市场,与苹果共享市场资源。
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
语出自《乾•文言》:“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”“天”,即天时、天道,指自然规律。“先天”,指人的行为先于自然规律;“后天”,即行为后于自然规律。“违”为违背,“奉”为奉行。此句犹说:先于天道而行动,天不违背人意;后于天道而行动,人也是尊奉天道。
此语是释《乾》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”的。龙经过了潜——在田——惕若——跃,已磨炼成有德之君,他掌握了“天道”和“人道”,知道一切行为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,并能运用自如。他的思想和行为有时可能超越自然规律,有时又可能落后于自然规律,但都是“奉天时”——不违背规律,故“天弗违”——上天是不会怪罪和惩罚的。朱熹说:“先天不违,谓意之所为默于道契。后天、奉天,谓知理如是,奉而行之”(《周易本义》)。此说极是!
【原文】先⑴天⑵而⑶天弗⑷违⑸,后⑹天而奉⑺天时⑻。
【译文】重视自然现象所以与自然现象不违背,承继自然现象所以遵循自然气候条件。
注释: ⑴“先”尊崇,重视。《史记•本准书》:“安宁则长庠序,先本绌末,以礼义防于利。”
⑵“天”天生的,自然的现象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。”
⑶“而”连词。表因果。犹因而,所以。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
⑷“弗”“不”的同源字。《公羊传·桓公十年》:“其言‘弗遇’何?”注:“弗,不之深也。”
⑸“违”违背,违反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违天必有大咎。”
⑹“后”承继。《商君书•境内》:“陷队之士知疾斗,不得斩首队五人,则陷队之士、人赐爵一级,死则一人后。”
⑺“奉”遵循。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奉法者强,则国强。”
⑻“天时”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易曰:“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,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天且弗违,而况於人乎?况於鬼神乎?”
德才兼备的君子,(深知自己的作为)要顺应天地的法则,顺应日月运转的法则,顺应四季更替的法则,顺应鬼神吉凶的法则。(只有如此),创造新生事物才不会与天相悖,享用成就才能顺应自然。老天尚且不违背(这些自然规律),何况人呢?何况鬼神呢?
先天,这里的意思是从前没有的,可以解释为新生事物,发明创造。但无论如何创造,前提是不要“违天”(违背自然规律)。
后天,现有的成就。
很多人把先天和后天解释为八卦的先后天,有些肤浅。
【原文】夫大人⑴者与⑵天地合其德⑶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⑷合其序,与鬼⑸神⑹合其吉凶。先⑺天而天弗违,后⑻天而奉⑼天时。天且弗违,而况于人⑽乎? 况于鬼神乎?
【译】文言 天子或诸侯随从大自然以使行动不违背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;随从太阳、月亮以使行动不违背光照规律;随从四时季节以使行动不违背四季次序;随从祖先的治国方略不违背其对福祸、好坏地论述。重视自然现象所以与自然现象不违背,承继自然现象所以遵循自然气候条件。与自然现象尚且不违背,何况杰出人物呢?何况祖先的治国方略呢?
注释: ⑴“大人”指在高位者,如王公贵族。(王公:天子与诸侯。)《史记•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王公大人初见其术,惧然顾化,其后不能行之。”
⑵“与”随从,随着。《国语》:“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。”
⑶“德”古代特指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。姚配中注:“化育万物谓之德,照临四方谓之明。”
⑷“四时”四季。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天有四时,春秋冬夏。”
⑸“鬼”《汉语大词典》祖先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”
⑹“神”治,治国。《汉语大词典》犹治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莫不尽其美,致其用,上以饰贤良,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。夫是之谓大神。”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:“《释诂》:神者,治也。然则大神谓大治。”又《易·系词上》:“夫《易》开物成务,冒天下之道。”(冒:统括;天下:国家;道:治理。)
⑺“先”尊崇,重视。《史记•本准书》:“安宁则长庠序,先本绌末,以礼义防于利。”
⑻“后”承继。《商君书•境内》:“陷队之士知疾斗,不得斩首队五人,则陷队之士、人赐爵一级,死则一人后。”
⑼“奉”遵循。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奉法者强,则国强。”
⑽“人”人才,杰出人物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:“子无谓秦无人。”
发表评论